欢迎光临贝博app体育下载安装
全国咨询热线:18932715508
联系我们

贝博app体育下载安装

地址:河北省永年县大北汪工业区

Q Q:75700773

电话:18932715508

邮箱:75700773@qq.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郎平你的女神像还在吗?34年前女排首个世锦赛奖杯差点被烧坏

来源:贝博app体育下载安装    发布时间:2024-07-18 00:28:57
产品详情

  1982年,中国女排在秘鲁获得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女排队员捧起奖杯向观众致意 资料图

  昨日上午,看完女排夺冠的比赛,69岁的退休工程师刘仁志忍不住内心激动。他从书架上取下一个胜利女神像紧紧握在手中:“这个女神像,郎平和女排队员们应该都有一个。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不知道郎平的还在不在? ”

  刘仁志收藏的这尊胜利女神像,是1982年中国女排在秘鲁获得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奖杯上的女神像的复制品,这也是中国女排首次获得世界女排锦标赛的冠军。而这尊女神像,是34年前刘仁志和同事们亲手复制的。昨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在刘仁志位于后湖的家中看到这尊胜利女神。神像高约10厘米,女神一手高举着花环,一手握着橄榄枝,衣袂飘飘。因为年代久远,神像上的金色已经斑驳,但造型依旧纤细优美。

  1982年中国女排夺得世锦赛冠军,奖杯上胜利女神像的复制品,刘仁志一直留存到现在。 长江日报记者 许魏巍 摄

  刘仁志回忆,1982年,武汉体委在国家体委的支持下,在武汉展览馆举办了“中华体育之光”展览,展出了中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事中获得的奖杯、奖牌等实物, 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1982年中国女排获得的世锦赛冠军杯,还有乒乓球世界杯和羽毛球的汤姆斯奖杯。这个展览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很多城市都来邀请,考虑到安全因素,国家体委委托武汉体委复制两套奖杯作为展品,包括女排世界冠军杯,7个乒乓球世界冠军杯和一个男子羽毛球世界冠军杯。

  刘仁志透露,最初复制时考虑过采取纯金、纯银复制,但成本高达60万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资。此外,金属复制无论是复模浇铸还是手工仿制,都需要很长的工期。后来,武汉展览馆想到用其他材料仿制,表面做出金属效果。就这样,复制任务交给了刘仁志当时任职的中原无线电厂工艺所。

  当时还是助理工程师的刘仁志,是个体育爱好者,成为复制技术小组成员之一,让他特别兴奋。“我本来就很关注中国女排,没想到可以亲手复制她们的奖杯,太难得了!”不过,复制过程并不是特别容易。关于复制品的材质,技术小组先想到用石膏,但石膏电镀后金属质感效果不佳。而且石膏做的奖杯不仅太重,也非常容易在搬运中损伤。

  经过多次尝试, 技术小组想到了新型的复合材料,由武汉医学院模型厂采用环氧树脂玻璃钢复制出奖杯,再进行电镀。“在制作前,我们对不同添加量的环氧树脂样片进行了多次实验,确保仿制品的质感。”

  刘仁志回忆,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奖杯的安全,武汉市公安局曾派出人员日夜守护,奖杯出门都有警车护送,行程也都是保密的。但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奖杯复制过程还是出了纰漏,而且正是中国女排的奖杯。因为女排的奖杯和汤姆斯杯体积都比较大,是放在最后做的。模型厂复制模具时,是在奖杯上涂上仿形胶,再放入烘箱加温固化。为了赶进度,女排的奖杯是连夜加温固化的。“第二天清早我一上班,就接到通知说出事了,让我马上赶到模型厂去。原来,用来加温的烘箱恒温控制失灵,温度超过了固定温度,让奖杯表面的橡胶烧成了黑色,冒出了浓烟。这可把大家都吓坏了,弄不好就会引起国际事件啊!”

  惊吓过后,大家对奖杯进行了仔细检查,发现橡胶碳化只是让奖杯表面的银层变黑了,并无另外的损伤,而这个银光闪闪的奖杯,除了杯顶上的女神像是18K金制成, 镀银之下是紫铜质地。“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在翻模之后,工人对奖杯抛光,再重新进行镀银。为了确认和保证再无闪失,刘仁志和技术组的同事亲自动手完成了镀银工作。“当时我们也是第一次给这么大的东西镀银,镀银槽里的氰化物可是剧毒,大家都戴着口罩,还有厚厚的手套,将奖杯斜着放进银槽里,很小心地控制着角度和移动的速度。”翻新后的奖杯又银光闪闪了,比以前更亮。“后来我们得知在有些奖杯杯耳上有石膏残痕,说明其他几个国家也复制过奖杯,我们才多少放下心来。”

  前后花了一个多月,这批奖杯被成功复制,两套复制品一套在北京少年儿童中心陈列,一套在全国各大省会城市巡回展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后来,武汉展览馆又用树脂仿制了一批女排奖杯杯顶上的胜利女神像,通过国家体委转送给女排姑娘们,也送给了参与复制工作的人员留作纪念,刘仁志书房里珍藏的女神就是这里面之一。

  采用玻璃钢复制的世界女子排球冠军杯照片,刘仁志将它放入自己的著作当中。 长江日报记者 许魏巍 摄

  刘仁志说,这件事在当时差点被怀疑有人搞“政治破坏”,并没有公开。2006年,刘仁志出版专著《非金属电镀与精饰》,才在书中披露这段往事。这本专著的读者都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所以这段往事依旧少有人知。但每次和家人朋友谈到女排,他都会拿出女神像仔细端详一番。

  三十多年过去,刘仁志的生活和女排并无交集,但对运动的热情却一直保留下来。年近七旬的他依然喜欢玩单杠、双杠,看电视也会关注体育赛事,尤其是女排的比赛,就没有错过一场。“中国女排这么多年走过来,真的不容易,尤其是郎平。当初她出国打球,在美国执教,有不少人骂她,但她坚持着把这支队伍带到全世界的最高领奖台,太了不起了!我因为这件事和女排结缘,也是难得的缘分,可以说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