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德余高速乌江大桥进行静态荷载试验,16辆总重560吨的重型车辆分成4组上桥进行加载,检验桥梁结构整体的实施工程质量与受力性能。
德余高速乌江大桥位于贵州省思南、石阡、凤冈三县交界处,大桥全长1834米,主桥504米,是贵州德江至余庆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全桥60个节段均使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结构新、精度严、风险高,施工难度属世界同类型桥梁前列。荷载试验后,施工团队将接着来进行附属工程建设,为德余高速公路年内通车做好准备。
乌江特大桥地处凤冈县万佛山风景保护区和思南白鹭湖国家湿地公园周边,项目部采用迪尼玛绳作为先导索牵引船只过江,摒弃传统采用涂抹黄油的钢丝绳作为先导索的施工工艺,防止油污污染乌江,保护当地水资源。采用重量轻、强度高的UHPC桥面板,是德余高速乌江特大桥的一大特色。
从前,贵州能修的桥梁,跨度最多也就几百米,但在2009年,以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坝陵河大桥(主跨1088米的钢桁梁悬索桥)为标志,率先建成世界首座山区峡谷千米级悬索桥,无论是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等都取得较大突破,极大丰富了贵州峡谷桥梁的实质和内涵,同时也为世界悬索桥建设提供借鉴。在那之后,贵州上千米跨度的桥梁,如雨后春笋,一座接着一座。
横跨黔滇两省的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全长1341.4米,桥面到谷底垂直高度565米,为世界第一高桥 。
贵州桥梁建设历史悠远长久,史籍记载最早的桥梁为宋代在遵义修建的普济桥。明朝修建于福泉的葛镜桥设计绝妙、工艺精湛,被誉为“西南桥梁之冠”。然而由于地方经济和修桥技术落后,直到1949年,贵州公路桥梁仅有357座4163延米,且多为中小型桥梁。
位于黔南州福泉市的葛镜桥建于明朝,巧用地形,设计绝妙,工艺精湛,历经400多年,坚固如初,被誉为“西南桥梁之冠”。
改革开放以后,贵州桥梁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让贵州桥梁的增速、规模、类型、技术在全国独树一帜。“十二五”、“十三五”是贵州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决战决胜期,也是贵州交通大发展的“黄金十年”,期间十余座不断刷新历史纪录的桥梁拔地而起、建成通车。2015年,贵州在西部率先实现了县县通高速。
沪昆高速公路坝陵河大桥于2009年通车,大桥主跨1088米,桥面距水面370米,是世界首座高原山区峡谷千米级桥梁。
截至目前,贵州在建和已建桥梁共三万余座;世界高桥前100名中,其中有近一半坐落在贵州;世界高桥前10名中,有4座在贵州,获得“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奖”的桥梁全国有9座,而贵州省就占4座。
位于贵阳市红枫湖上的花渔洞大桥,于2022年获得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
在“黄金十年”交通大跨越发展的进程中,贵州在桥梁建设方面发布技术指南20部、区域标准7部、申请专利13项,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创造了数十个世界第一。贵州实现了从“地无三里平”到高速平原的历史性转变,成为“世界桥梁博物馆”。
罗平高速平塘特大桥于2019年底通车,大桥主塔高332米,为世界第一混凝土高桥。
目前贵州在建的项目中,也不乏世界级大桥,比如纳晴高速乌蒙山特大桥建成后将变成全球首座钢桁——混凝土组合拱桥。纳晴高速六枝大桥全长2012米,墩高196米,单跨跨径320米,其中主桥墩高度、单跨跨径、箱梁宽度、全桥长度四项在目前同类型空腹式连续刚构桥中排名世界第一。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全长2890米,主桥为跨径1420米的钢桁梁悬索桥,桥面距水面625m,建成后将超越北盘江大桥,变成全球第一高桥……
2023年1月5日,德余高速乌江特大桥拱上立柱安装好,大桥全长1834米,主跨504米,将变成全球最大跨径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一部贵州桥梁史,就是一部助推贵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奋斗史。贵州交通的“黄金十年”,也是全省经济腾飞的十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经济总量接近2万亿元、增长近2倍,在全国的排位上升4位。
开州湖特大桥将开阳至的行车距离将由110公里缩短为48公里,通车后大幅度的提升了沿岸磷化工产品的运输效率。